台灣人想必對伏特加(Vodka)(俄文:Водка)有一定的認識

因為上夜店或著BAR都一定會有的酒,她也是調酒的基酒其中之一。

“Vodka”一辭來源於古老的俄語,意思是「水」。

伏特加的產地與歷史的問題一直都存在著爭議。

某些歷史學者認為早在12世紀的時候伏特加就已經在俄羅斯和波蘭出現,不過些有學者則指出伏特加首次出現在12世紀的俄羅斯。

伏特加的發明幾乎是個未解之謎。(波蘭人說伏特加是波蘭酒,各說各話..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不過我介紹比較偏向俄羅斯,因為她們對伏特加的熱情遠遠大於波蘭)

伏特加是從事從農作物中釀製而成。當今的伏特加主要由各種不同的穀物通常是玉米、黑麥和小麥釀造而成。東歐國家的伏特加主要以黑麥來進行釀製,而西歐國家的主要是由小麥來進行釀製的。另外有些東歐國家使用馬鈴薯進行伏特加的釀造。16世紀伏特加在俄羅斯開始變得流行起來,英國的大使曾經就俄羅斯的國際飲品問題出訪莫斯科。在所有的俄羅斯伏特加中,“Stoli”蘇聯紅伏特加是使用蘇聯500年老的雙蒸餾法來進行釀製,並且經過四次過濾後釀製出來的真正的蘇聯伏特加家族中品質最好的伏特加酒,它擁有豐富的香氣和口感。其實,500年伏特加彷彿就是俄羅斯歷史的見證,伴隨者俄羅斯人經歷了東歐和亞洲君主的鐵蹄、沙俄的統治、十月革命、衛國戰爭、以及蘇聯解體。俄羅斯將士之所以驍勇善戰和不畏嚴寒,度數極高、一點就著的伏特加酒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據說,二戰中蘇聯軍隊的戰功獎勵就是每天100公克伏特加酒。

俄羅斯人喝伏特加的方式以來不是淺酌,而是真正的杯底朝天的痛飲。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位俄羅斯男子每兩天就「乾掉」一瓶伏特加酒。而在俄羅斯,不論是溫馨的家庭聚會、快樂的婚禮,還是悲傷的葬禮,都會見到痛飲伏特加的人們(我倒覺得個個都是酒鬼)。

伏特加屬於蒸餾處理飲料,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伏特加一般是經過三重蒸餾的。

雖然19世紀的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發現最完美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應為38%。然而當時的酒精稅是以酒精含量高低來計算,為了簡化稅項計算,最終決定將伏特加的酒精含量定為40%。在此準則下,低於此酒精含量的伏特加淨飲時(沒有加或與其他液體混合)味道應該像「水」,相反酒精含量40%以上的伏特加酒入口會像「火熨」一般。 有些政府更設定酒精含量達到標準的才可稱為「伏特加」。 例如歐盟(European Union)所定標準為酒精含量不低於37.5%的酒精才可稱為「伏特加」。

在台灣市面上大概只看的到40%的伏特加,小弟不喜歡伏特加,因為聞起來味道像是消毒酒精感覺很噁心,不過因為思美洛的伏特加便宜所以我都會買來喝,伏特加的混合性不錯搭配果汁類的都很OK,為什麼我會介紹歷史,因為知道了歷史喝酒起來更有感覺。

附上小弟買的思美洛伏特加

伏特加正面.JPG 

伏特加背面照.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unknCra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